(整理摘錄自:兒福聯盟收出養服務資訊網、衛福部社家署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本中心出版之收出養面面觀手冊系列)
在決定收養孩子之前,我應該考慮些什麼?
收養,視同親生,除了沒有血緣關係之外,您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將持續一輩子,您需負起為人父母照顧撫育的權利和義務,這將是一種甜蜜的負擔,需要審慎考慮,承諾用一輩子來履行您對孩子的責任。
因此除了法律或所參加之收出養專業團體的基本規定外,您個人及家庭的情況也必須一併考慮,包括個人年紀與健康狀況、家庭經濟狀況、收養後將面臨的生活形態改變、親友的支持度、如何協助孩子適應轉換環境及照顧者、如何準備身世告知等?您愈能事先設想可能發生的狀況並做出應對計畫,愈能幫助您在收養這條路上走得踏實。
我們可以從下面三個角度來幫助您思考收養的決定:
【收養,想清楚了嗎?】
- 我為什麼要收養?
- 我和我的配偶都同意收養嗎?
- 當我得知我可能永遠無法擁有親生的孩子時,我和我的配偶有什麼感覺?我和我的配偶對沒有孩子這件事有深入地討論過嗎?
- 收養是為了解除配偶、長輩或他人給我的壓力嗎?
- 有孩子之後就能夠解決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嗎?
- 整體來說,收養對我或家庭而言,會比保持現狀更好嗎?
【當爸媽,OK嗎? 】
- 我渴望成為父母親,能夠為一個孩子百分百承擔好養育的責任嗎?
- 我對孩子有多少了解?我知道成為父母需有的準備嗎?我知道當一個收養父母比起一般父母需要更多調適與面臨更多的挑戰嗎?
- 我能接受收養與親生的不同,無條件地接納、愛一個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嗎?
- 即使我對孩子的身世一無所知,即使日後孩子有任何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我依然能全心愛他(她)嗎?
【收養,耐心的考驗!】
- 收養過程中需要接觸收出養專業團體、寄養家庭或保母、以及法院和社會局等過去幾乎不會有往來的陌生領域,我能開放自己、願意配合相關程序的進行嗎?
- 我能瞭解,孩子來臨的時間是無法確定的,即使媒合配對到,也需經過試養期(收養適應期)與法院裁定過程,我有耐心等待並接納過程中的未知嗎?
- 我們對目前的生活感到滿意嗎?當在等待成為父母的這段時間,我們是否努力使生活充實且愉快,以避免收養這件事成為生活唯一的重心?
最後,靜下心來、閉上眼睛,問自己:
「我,確定想當爸媽,能真心愛一個無血緣關係的孩子?」